韩国电影女主角在线观看_韩国电影《私人教练》观看|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,女家教在线,美国激情电影,韩国《情人》无删减

中國年損耗1億多噸果蔬,當前國內水果市場三大痛點引人深思!
發布時間: 2021-08-03 訪問量:9018

我國既是最大的水果生產國,也是最大的水果消費國,還在水果種植面積和水果產量中占據第一,然而,在生產鏈的各個環節,仍然存在許多問題。我國對農業的重視從"務農重本,國之大綱"到如今不斷強調建設"現代化農業",其重視程度從未減少,為什么對比其他很多國家,還是稍顯落后呢?

2.jpg

“采后保鮮技術缺位是我國農業落后的原因之一”

我國是果蔬生產大國,水果、蔬菜產量均居世界前列,但由于缺乏高效、實用、節能、安全的果蔬保鮮技術和裝置,尤其是缺乏產地預冷裝置和冷藏運輸設備,使得我國在果蔬保鮮這塊落后許多。采收不管貯藏,貯藏不管運輸,運輸不管銷售,因為這種割裂,造成的供應鏈條上的損失是巨大的。并且一旦在銷售環節出現問題都找不到問題到底出在哪里。

在供應鏈中,水果和蔬菜的損失或浪費高于其他食品,在中國這個比例高達20%-30%。而在發達國家是5%以下。

據研究報告稱,中國80%以上的果蔬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為主, 導致果蔬的采后損失嚴重。每年約有1.3億噸的蔬菜和1200萬噸的果品在運輸中損失, 腐爛損耗的果蔬可滿足近2億人的基本營養需求, 造成的經濟損失達750億元。

也就是說,這么多新鮮果蔬還沒機會到達消費者面前,就已經壞掉了。果蔬高損耗是由采收不當、采后處理技術落后、貯藏條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,而其中果蔬的保鮮問題貫穿全程,所以保鮮難題成為果蔬降低損耗的關鍵點,也是其痛點所在。

果蔬的高損耗是不可回避的行業痛點,也是種資源和糧食的浪費,對農業生產者來說更是種經濟損失。

所以,抓住保鮮,降低損耗浪費,是國需關注,也是行業從業者可以尋求突破的關鍵點。

IMG_5486.JPG

生鮮產品的非標準化

水果這種品類變化太大了,同樣的品種產地不同,味道不一樣;同樣的產地,不同的種植方法,味道不一樣;同樣的產地,同樣的種植方法,由于每年氣候不同,味道也不一樣。而且,水果的味道還和采摘時間、儲存運輸等都有關系。那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?

這中間的一個關鍵就是制定產品的標準。

顏色、大小、糖酸度、新鮮度、爽脆度、細嫩度、香味、安全性等,需要明確每個品種水果的采收標準。不過這點很多地方的政府都開始重視起來,比如今年的獼猴桃,四川就頒布了采摘時間和采摘的標準,杜絕早采。

水果從生產到市場,包括采前優良品種選育、果園管理、采后預冷和貯藏、上市前的商品化處理以及運輸和上市銷售,整個產銷鏈的每一個環節都應有相應的標準,但從目前現狀來看,要么無標準可依,要么標準散亂難以統一,要么標準內容過時,嚴重制約了我國水果的品牌化進程。

荔枝對比加水印.jpg

進口果品的持續沖擊

目前我國的很多高端果品,還是以進口水果為主。來自美國、智利、澳大利亞、新西蘭、越南、泰國、日本等。同樣的品種,無論是品質和品牌以及上面提到的兩點問題,甚至于同樣的品質,口感差異也不大,但是國產與進口相比價格落差很大,真是非常的心痛。

而對于消費者來說,之所以寧愿花上多一倍甚至幾倍的價格買進口的水果,除了更好吃之外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進口水果的口感確實更加“穩定”,不容易“踩雷”,另一方面,進口水果從生長到采摘再到進入市場,每一步都有嚴格的把控,吃起來更放心。對于非標品而言,看起來更像標品。

不過因為現在國內外疫情影響,且今年水果價格和去年價格相比普遍偏低,目前更多客商傾向于國產水果,品種選擇性更廣。

現在整個社會都在講究消費升級,落實到水果零售,結果就是消費者買水果更注重品質、品牌。要想我國農業更好的發展,按照全產業鏈模式打造,以貯藏保鮮和標準化分選為核心向上下游延伸,上游延伸到種植,下游延伸到品牌打造和銷售端。把國際上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理念引進到中國來,結合中國國情真正落地,才能提高我國農業的生產水平。


本文轉載自水果信息中心微信公眾號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